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47篇
  免费   465篇
  国内免费   246篇
财政金融   343篇
工业经济   598篇
计划管理   1460篇
经济学   1811篇
综合类   1473篇
运输经济   21篇
旅游经济   72篇
贸易经济   1090篇
农业经济   610篇
经济概况   1680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126篇
  2022年   170篇
  2021年   238篇
  2020年   245篇
  2019年   133篇
  2018年   122篇
  2017年   161篇
  2016年   209篇
  2015年   278篇
  2014年   549篇
  2013年   666篇
  2012年   833篇
  2011年   968篇
  2010年   784篇
  2009年   628篇
  2008年   648篇
  2007年   641篇
  2006年   528篇
  2005年   401篇
  2004年   252篇
  2003年   165篇
  2002年   116篇
  2001年   96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陈媛  王伟华  王福颖 《科技和产业》2023,23(16):154-159
选取2021年度数据,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对中国东部地区10个省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研发投入绩效进行评价,并采用灰关联分析方法分析确定各项研发投入产出指标相对于DEA效率的灰色关联度。研究结果表明,80%的省份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产出处于非DEA有效状态,存在不同程度的投入冗余或产出不足;规上工业企业发明专利申请数与研发投入产出效率的关联度最高,其次是新产品销售收入和R&D经费内部支出。  相似文献   
2.
新基建作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基于2015—2021年中国7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构建双向固定效应、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三种回归模型,实证检验新基建发展对城市产业结构水平的影响及内在机制。研究发现:新基建发展能促进产业高级化水平,改善不合理的产业结构状态,提升产业合理化水平;新基建通过发展物联网和激励城市研发创新两种间接路径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产生积极影响;新基建对产业结构水平的影响受到地方政府干预行为的调节作用,在地方政府合理的行政管理下,新基建对产业转型升级的积极作用更为明显;新基建发展对产业结构水平的提升作用具有区域异质性和城市规模异质性,在中西部地区和大城市地区的作用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3.
盛朝迅 《改革》2020,(2):5-19
“十四五”时期是国际经济秩序重塑的关键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由孕育发展向形成高潮的关键过渡期、我国跨过高收入门槛的关键期和改革攻坚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的关键时期。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对于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增长、抢占新一轮科技革命机遇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等意义重大,是我国转换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实现体制机制转型的重要途径。必须深化对新旧动能转换内涵和特征的认识,厘清思路,明确新旧动能转换重点;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激发新旧动能转换活力;培育主体,做优做强一批新旧动能转换领军企业和优质中小企业;加快集群建设,形成一批新旧动能转换高地;创新优化要素支撑,夯实新旧动能转换基础;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拓展新旧动能转换空间。  相似文献   
4.
纺织业作为山东省高密市的第一大产业,在本市的经济社会生活中占据重要位置。文章以结合山东省高密市家纺新材料产业集群现状,就如何发展家纺新材料产业集群提出了几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What does a community‐centric approach to impact assessment look like? That is the central question addressed in this article. Our community‐centric perspective provides an alternative to discipline‐centric approaches to impact assessment that emphasize specific methodological gold‐standards (e.g.,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RCTs] in development economics). Disciplinary approaches to impact assessment owe their principal allegiance to the discipline's knowledge‐creation norms. Consequently, the concerns, interests, and voices of community members are not fully captured in the impact assessment process. In this article, we flip the conventional perspective to offer a community‐centric view of impact assessment that places the concerns, interests and voices of community members front and center. We present the case for why we need a community‐centric approach to impact assessment and clarify its axiological content,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and methodological stance. Specifically, we advocate for a relational axiology, a system‐theoretic perspective, and a phenomenological methodology.  相似文献   
6.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破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面对即将到来的“十四五”时期,蚌埠既面临安徽省内激烈的区域竞争,又担负着建设“两个中心”的重任,必须加快建设符合现代化要求的产业体系和经济体制,以产业发展为抓手,以科技创新为引擎,以园区建设为载体,以优化环境为保障,加速构建支撑蚌埠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经济体系。  相似文献   
7.
产业工人队伍在企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论文从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方法方面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社会建设与发展中,对于城镇老旧小区的改造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以及发展工程,可以有效满足社会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需要,全面推进惠民生、扩内需,助推城市的更新以及开发建设方式的转型,可以促使我国民生工程取得更加良好的成效。文章首先探讨与分析老旧小区改造的重要意义,老旧小区模式化推广的必要性,文中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最后提出相应的建议,希望可以为相关企业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全面推进贡献出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9.
地方政府“以地谋发展”的策略在促进各地区制造业大规模集聚和出口贸易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势必会给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带来深刻影响。本文综合利用中国土地市场网城市土地交易数据、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中国海关进出口产品数据和中国城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土地市场扭曲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影响,并对其内在机制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中国城市建设用地配置存在明显的工业偏向性,进而导致工业用地价格被低估,产生工业用地应得收益大于实际价格的反向扭曲问题。这种反向扭曲可通过抑制技术进步、阻碍产业结构高级化、弱化集聚经济效应等机制显著降低制造业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土地市场扭曲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异质性特征。具体而言,土地市场扭曲不利于一般贸易企业与混合贸易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但对加工贸易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具有促进作用。土地市场扭曲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抑制作用由东到西依次递增。土地市场扭曲不利于外资企业和国有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对集体企业及民营企业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The assumption that entrepreneurship is a critical factor in expanding employment, creating wealth and contributing to poverty alleviation at the base of the pyramid (BoP)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has l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many initiatives to strengthen the entrepreneurial activities of poor people. Despite the fact that entrepreneurship is seen as a strategy in combatting poverty, the process that leads to entrepreneurial action in a BoP context is still unclear. In this paper, we illustrate the possibilities a multi-layered perspective offers to understand the complexity of entrepreneurship in poverty settings. Based on five focus group discussions and 36 in-depth interviews with vegetable farmers in Benin, we examined the entrepreneurship of poor people. We learned that entrepreneurial action is the nexus of individual and exogenous factors in complex relationships. Based on this, we elaborate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rocess model of entrepreneurial action. We provide a process-based view of entrepreneurship at the BoP, suggesting a need for consistency between individual, behavioural strategies and contextual elements. We discuss the implications of our findings for BoP practice and provide a framing perspective that we hope will encourage a greater focus on the complexity of entrepreneurship phenomen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